无论是极谱法还是荧光法,均能实现高精度的实时监测。例如,现代设备可迅速捕捉水体中微小的氧浓度变化,适用于动态环境监测。这对于评估水质自净能力和生态系统健康至关重要。溶解氧测量仪简化了操作流程,特别是荧光法使用的LDO探头无需极化时间,开机即可立即使用,大幅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。这种便捷性使非专业人员也能高效完成检测任务。
由于减少了化学试剂参与和机械磨损部件的存在,这些仪器在长期运行中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。校准周期延长,人为误差概率降低,尤其在自动化系统中表现突出,两种技术的测量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,多次测试间的数据偏差极小。这一特性确保了科研实验和工业生产中的可靠性,为决策提供稳定依据。荧光法尤其适合复杂工况下的应用场景,如污水厂、河流等含有杂质或污染物较多的水体。其抗干扰能力优于传统电化学方法,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。
溶解氧测量仪的使用注意事项:
1.避免气泡干扰:更换溶氧膜时,电解液内不能留有气泡,同时膜表面也不能有任何气泡残留,否则仪器会误将气泡当作氧饱和样品进行读数,导致测量结果偏高。
2.定期清洗与校验:建议每1~2周清洗一次电极,若膜片上有污染物应及时清理;每2~3个月重新校验一次零点和量程,以确保测量精度;大约每年进行一次电极再生,包括更换内部电解液、膜片及清洗银电极等操作。
3.防止泄露与损坏: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电极泄露,必须立即更换电解液;清洗和维护时要格外小心,避免损坏敏感的膜片结构。
4.校准与维护:每次使用新的或更换电池后的仪器都需要进行校准,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。此外,长期不用时应按说明书要求妥善保存,防止电极干燥或老化。
5.环境适应性:注意测量环境的清洁度和稳定性,避免强光直射、剧烈震动等因素对仪器造成干扰。同时,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(如实时监测或定点采样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