溶解氧测量仪凭借其多样化的技术路线和优势,已成为水质监测领域的核心工具。用户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机型,以实现准确的溶解氧分析。
1.极谱法:这是传统主流技术之一。当样品中的氧气透过特殊设计的半透膜扩散至感应电极表面时,会发生还原反应,产生的扩散电流强度与水中溶解氧浓度成正比。通过检测该电流信号并经电路处理转换后,即可得出溶解氧的具体数值。此方法依赖电解过程,通常需要定期校准以维持准确性。
2.荧光法:采用光学传感器替代电化学元件。具体而言,光源激发荧光物质使其发出特定波长的光,而氧分子会淬灭这种荧光效应。仪器通过监测荧光衰减的程度来计算溶解氧含量。相较于极谱法,荧光法无需消耗电解质且不受流速影响,稳定性更强。
溶解氧测量仪的测定步骤:
1.取样与固定:在取样现场,使用吸液管插入250 mL溶解氧瓶的液面下,依次加入1 mL MnCl2溶液和1mL 碱性碘化钾,盖好瓶塞后颠倒混合数次,并静置以完成溶解氧的固定。这一步的目的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水中的溶解氧转化为可检测的形式。
2.温度控制:由于溶解氧浓度受温度影响,需保持样品处于恒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测量。这有助于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比性。
3.电极插入:将处理好的样品倒入专用的测量室或测量瓶中,然后将溶解氧电极缓慢而稳定地插入样品中,确保电极浸没且不接触容器壁或其他障碍物。
4.搅拌溶液:在测量过程中,应对溶液进行适当搅拌。这是因为电极对氧的消耗会导致探头表面氧的浓度瞬间降低,搅拌可以促进氧气扩散至电极表面,从而获得更稳定的读数。
5.读取数据:待仪器显示数值稳定后,记录当前的溶解氧浓度值。